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  >  正文
“沈药无涯论坛”第216讲:西湖大学张骊駻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报告题目Re-defining polyketide biosynthesis(聚酮合酶的重新定义)

报告时间202017日(周二)10:00-11:30

报告地点:南校区中药学院S113

报 告 人:张骊駻 研究员

主办单位:中药学院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张骊駻,1989年吉林省长春生,1994年移居日本并长期定居。2008年~2017年,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导师:Ikuro Abe教授)。就读期间先后受邀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及德国波恩大学开展专项国际科研合作。20172019年,美国哈佛大学Emily Balskus教授组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得“The University of Tokyo Fellowship”、JSPS Research Fellowship”、JSPS Overseas Research Fellowship”等荣誉。于20199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担任特聘研究员。

报告内容简介

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样的临床重要药物。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一直在努力控制其生物合成,但聚酮类天然产物生物工程的成功却因产品产量的大幅下降甚至生产的完全损失而受到阻碍,特别是在模块化装配线PKSs(模块化IPKSs)的情况下。模块化PKS在生物工程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可用的构建块有限;2)缺乏模块重新编程的基本原理。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通过采取多学科方法来应对这两个挑战。此外,还将讨论我们最近在全球范围内对模块PKS进行进化分析的工作,并提出PKS“模块”的重新定义,为模块PKS的“乐高化”奠定基础。


上一条:“沈药无涯论坛”第220讲:西北大学魏岱旭教授学术报告会

下一条:“沈药无涯论坛”第215讲: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李跃辉研究员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