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  >  正文
“沈药无涯论坛”第510讲:广州医科大学赵军锋教授学术报告会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 浏览量:

报告题目: 多肽药物绿色合成探索

报告时间: 202556日(周二) 10:00-12:00

报告地点: 南校区 图书馆国为报告厅

报 告 人: 赵军锋 教授

主办单位: 无涯创新学院  

       无涯创新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学者。2010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和明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荣获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奖、莱佛士绿色制药创新奖、中国多肽产业联盟创新奖、2018年“挑战杯”创业计划赛国赛金奖和“互联网+”国赛银奖第一指导教师、多肽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入选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与省部级项目十多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二十六件,美国发明专利四件。


报告内容简介:

多肽药物由于活性高、靶向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新药研发领域的极大关注,但其合成面临着绿色化学的严峻挑战。赵军锋课题组聚焦于多肽与蛋白质化学合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以稳定烯基活化酯为中间体的缩合试剂设计概念,发现了炔酰胺与联烯酮两类原创型缩合试剂,为解决多肽合成过程中的消旋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以无保护氨基酸为原料的多肽合成,大幅提高了多肽合成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开启了多肽合成的无保护氨基酸时代。相关成果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多肽规模化生产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提供绿色的变革性解决方案。





上一条:“沈药无涯论坛”第511讲: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Andreas Patzak教授学术报告会

下一条:科教融合助力高质量中药学研究生培养 “沈阳药科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协同育人基地交流会暨百草论坛75-8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