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4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近日,沈阳药科大学赵龙山教授和戴荣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4)发表了题为“Dual vacancy defect-enhanced FJU-200/CdS heterojunction for ultrasensi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CA19-9: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study”的研究论文,为肿瘤标志物的高精度检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我校博士研究生毛春玲为论文第一作者,药学院赵龙山教授和戴荣华教授为通讯作者。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糖类抗原19-9(CA19-9)作为胰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其灵敏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检测方法在灵敏度、成本及操作便捷性方面仍存在局限。
该研究首次将氢键有机框架材料(FJU-200)与硫化镉(CdS)量子点结合,构建了具有0D/1D异质结构的FJU-200&CdS(F&C)复合材料。通过引入硫空位(SVs)和氧空位(OVo)的双缺陷效应,并结合S-O键的电荷传输通道,显著提升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使光电化学(PEC)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更高水平。此外,该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和长期稳定性,为肿瘤早期筛查提供了可靠工具。
图1.(A)CdS量子点和F&C的TPV光谱。(B) FJU-200、CdS量子点和F&C的EPR光谱。(C)FJU-200和CdS量子点之间的电子转移图。(D)FJU-200和CdS量子点之间的电子转移机制分析。
该研究得到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MS-088)、沈阳药科大学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ZQN206011)等项目的赞助。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cej.2024.15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