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1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和传承发展,离不开传统精髓与现代多学科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联合研究,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内涵,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为新工具、新方法助力新分子的发现与新机制阐明,围绕新兴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研讨,拓宽我校师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助力我校中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一、会议时间
2024年8月24日(星期六)上午9:00
二、会议地点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S113学术报告厅
三、主办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四、会议安排
五、嘉宾介绍
刘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肿瘤放疗与辐射防护”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通讯作者在Cell Metabolism、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Hepat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入选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中国分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一等奖,任四川省口腔生物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陈鹏程,复旦大学材料系青年研究员。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系,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10月加入复旦材料系,主要从事微观尺度多元体系的研究。入选国家和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曾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Kavli基金会青年研究员奖、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国际纳米技术中心杰出研究员奖、美国材料学会研究生金奖、国际贵金属协会杰出研究生奖等荣誉;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研究成果发表Science、Nature、Nat. Nanotechnol.、Nat. Catal.、J. Am. Chem. Soc.、PNAS、 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等期刊上,并入选2022年IUPAC化学领域年度十大新兴技术。
张寿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物结构前沿中心卓越学者。主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质和RNA的分子进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Research、Acta Pharm Sin B、Molecular Ce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
张岚,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靶向细胞程序性死亡关键靶标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合成及药理机制研究。先后入选西南交通大学雏鹰学者计划,第十四批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Acta Pharm Sin B, Chemical Scienc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Theranostics,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55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1篇)。受邀参编自噬相关英文学术专著3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7项。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等10余个项目。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一项(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