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参阅  >  正文
药学(1007)一级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22-11-15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中文名称:药学

英文名称:Pharmacy

编写成员:药学学科评议组


一、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在古埃及,药物知识被记录在各种草纸(papyrus)上。在中东,巴格达第一批药房(pharmacy)建立于公元754年,被置于穆斯林黄金时期的阿巴斯职权领域;至公元9世纪,对这些药店有了国家规定。在欧洲,12世纪开始出现商店形式的药房。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分类学、解剖学的出现为药学的现代发展奠定了生物学基础;炼丹术、合成技术的发展为药学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化学基础。

现代药学学科的建立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磺胺、青霉素等药物的发明与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使药学学科形成了以化学研究为主导的发展时期。自1960年以来,美国FDA提出“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概念,就药物创新研究而言,转化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缩短实验室到临床的过程,最终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并推出“基础研究发现-设计-临床前开发-临床研究”等过程的新药研发的转化研究,这种“万里挑一”的模式,可以说是早期的“转化研究”,对近50年的药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国际医学健康领域的“新”概念和研究模式。

21世纪以来,美国首次提出“精准医学”,相继有研究者提出精准用药(Precision of dosage)的概念,即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开展个体化治疗。“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同于医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精准药学”的定义包含药物研发和临床用药两个方面的科学问题。一是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新药研发,通过研究药物有效、无效、毒性、耐药等的生物标志物,实现药物的个性化分层和精准研发。二是实现临床精准用药,对特定患者和特定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Right diagnosis, right time, right drugs, right dose, 4R),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这些新兴学科的不断渗入,有力地推动着药学学科的进步。

(二)学科内涵

药物对保障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学研究为保障药物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源泉和支撑,涵盖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药物使用和药物管理的全过程。

药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一些新兴学科如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数据科学、社会管理学等不断渗入药学学科。多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和交叉,有力地推动着药学学科的进步。

药学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新靶点的发现与确证,药物设计、筛选、制备或合成,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处方及工艺,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体内过程,药物作用机制与有效性、安全性,个体化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合理用药,制药装备,药事管理,药物经济,药物信息,社会药学与伦理等。

同时,药学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面向国家“四新”建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要求,药学学科必须创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完善自身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同时拓展与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信息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以“药学+X”学科交叉为特征,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活体药物、数字药物等现代药物类型的“新药科”正逐步形成。药学学科已形成了以下四大主要知识体系:以化学为基础的药物化学知识体系;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药理学知识体系;以医学为基础的临床药学知识体系;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的社会和管理药学知识体系。

药学学科是研制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的基础和支撑。药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学习者瞄准药学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药物的迫切需求,以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提升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且须掌握更宽广的多学科理论知识,注意培育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研究内容原始创新、研究方法移植和集成创新的意识和水平。

(三)学科范围

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求,药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

1.药物化学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药物化学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药物化学既包含着化学科学,需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合成工艺等;同时又必须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需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效应、不良反应及生物转化等;计算机科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包括靶标识别与位点预测、虚拟筛选与苗头化合物发现、化合物性质预测与评估、化学合成路线设计、药物分子设计与优化以及数据分析等。

2.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剂型设计、处方配伍、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体内过程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目标是将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天然药物等各种来源的活性物质研究开发成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临床可及和诊疗顺应性好的药品;通过解析药物制剂体内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学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辅料(包括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仿生材料)、新型包材、智能化递释技术、纳米技术、3D打印技术、微流控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药械一体化技术以及制剂智能制造和连续制造技术等也成为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生药学是研究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品质评价、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一门学科。以天然药物(包括天然来源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使用经验、活性筛选等信息,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方法,研究天然药物的药效,发现活性组分或活性分子,为新药研究提供先导物;研究天然药物的品质及其变化规律,保护、培育并发现新的药用资源;研究天然活性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径,应用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定向调控、异源合成,推动天然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药物分析学是研究与发展药物研发、制造和使用中分析科学技术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应用或集成化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药物活性成分和药物效应分子的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用于解决药物学和药理学研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支撑药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和评估,包括药物靶标发现、药物发现与研发、药品质量控制、制药过程分析、药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分析、临床药物评价和临床精准用药等。

5.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是研究微生物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微生物药学聚焦微生物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及其人工制备的衍生物,研究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微生物菌株的分离鉴定、基因组学研究,产物的活性筛选、分离、结构确定及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基于生物与化学技术的结构修饰、作用机制研究、成药性评价,候选物的临床前与临床研究,基于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技术的高产菌株获得、发酵条件优化,以及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控制等。生物技术药学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及抗体工程等技术发现、研究和制造多肽类、多糖类、核酸类及抗体和疫苗类药物。研究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药物设计与筛选、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靶标发现与确认,以及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给药途径与有效性、质量控制、中试和生产工艺研究等。

6.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含生物活性物质)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通过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科学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前沿技术,开展药物作用及机制研究。新靶点的发现与确证、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与毒理学等研究,为新药创制和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7.临床药学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药剂学、药理学和治疗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学监护与用药指导、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用药、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等。

8.社会与管理药学是综合运用药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研究药学领域社会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应用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观点,采用比较研究、定性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合理利用等各分支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药品安全监管、药品立法与药物政策、医疗保障与药品市场准入、合理用药、医药知识产权、医药产业经济等,以解决社会公众在药品获得和使用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与制度保障问题。

此外,药学一级学科目录外二级学科还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制药工程学、海洋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药物经济学、药学教育学及人文药学等。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

是针对已获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学士学位同等学力,通过在药学下属二级学科进行3年左右进一步的专门理论与技术知识系统学习,课程成绩合格,完成具有一定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所授予的一种学位。鉴于所学的药学相关学科涉及研究或应用的不同领域,因此可授予理学硕士或医学硕士学位。药学学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有良好的人文、道德和学术素养,掌握药学领域内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药学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进行学术交流,自主持续学习本学科知识技能等能力的专门人才。

2.博士学位

为药学学科的最高学位,是授予通过4年左右(获得硕士学位者)或5年左右(获得学士学位并经专门机构审定具有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博连读资格者)的药学下属二级学科系统深入学习,课程成绩合格,完成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的一种学位。鉴于所学的药学相关学科涉及研究或应用的不同领域,因此可授予理学博士或医学博士学位。药学学科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优良的人文、道德和学术素养,掌握药学及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具有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技能解决药学学科领域内问题的能力,有比较敏锐的思辨和分析能力,能够跟踪学术前沿,判断学术价值,独立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专门人才。

(五)相关学科

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等。

二、学位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深入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沿;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立从事与药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药物研究领域作出创新性的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获本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药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保障药物安全、有效、可供、可控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作为人类健康的保卫者,对药学学科博士生的总体要求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崇尚科学精神,对药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好的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能成为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身心健康的药学工作者。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学术素养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对药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能以坚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探索药物发现、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药学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化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以及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药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药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博士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综合实验技能。药学研究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博士生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解决药学科学问题的能力。药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博士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总之,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有扎实宽广的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药学科学问题,善于交流沟通,具有合作精神,通过科学实验、生物统计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和途径拓展药物相关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实现药学学科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学术洞察力,展示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2.学术道德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章,杜绝学术不端、不当行为和不良学风,严格恪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和要求。能规范、实事求是地记录研究数据和成果,科学合理地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引用他人成果时能够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三)获本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包括:能综合应用药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方法,独立、较系统和深入地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科学与技术研究;能掌握药学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善于利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新技术、新理论;能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其中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写作论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为发展新技术、新理论做出贡献。具体分述如下:

1.获取知识能力

科学文献是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药学学科博士生应掌握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研究信息的规范途径和方法,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药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够达到文献调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注意学术文献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等因素,把握和判断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药学发展的价值。

2.学术鉴别能力

学术鉴别能力主要是指对已有研究成果真理性的评价和判断能力,此外还包括对药学已有问题的概括性、对表述与论证的简洁性等方面的把握能力。药学已有研究成果的真理性应从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数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药学问题说明的针对性,以及研究逻辑的严密性来判定。研究逻辑的严密性反映论证的药学问题因果关系的可信度,是研究结果真理性赖以确立的重要因素。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具备识别和分析的基本能力,还应具备准确评价和判断药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在解决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医药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药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建立在三个基础上:一是对已有研究工作的分析和判断;二是对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认识;三是对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把握。前两者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后者需要研究者依据客观实际进行判断。

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路线的设计、样品采集与制备、实验实施、数据获取、实验结果分析和综合,直至得出研究结论。药学学科的特点,要求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掌握宽泛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并能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运用以解决药学科学问题。

此外,药学学科博士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在本研究领域组织课题和开展团队合作研究的能力。

4.学术创新能力

药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和拓展药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概念、新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的能力;

(2)通过基础研究和吸收创新,发展和改进药物研究的新策略、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

(3)应用新策略、新技术和新方法,发现和获得新药研究创新成果(新靶点、新的药物先导结构、新剂型、新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新现象、新应用、新材料、新知识等)的能力;

(4)利用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与药学相关的社会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具备上述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创新性研究能力,并在研究中注重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的能力,提高研究内容原始创新、研究方法移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5.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拓展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陈述和文字表达。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学术研讨是当今开展面对面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在这些场合熟练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能力。学术成果的表达主要包括:研究的起因和立题背景,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和过程,研究结果、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

6.其他能力

药学学科博士生除应具有上述5个方面的能力外,还应当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要求是:具备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基本论点正确,方法可靠,数据真实,分析严谨,结论可信,文字通顺,应能反映作者具备独立从事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能力水平。论文成果应具备明显的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写出综述报告,为选题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导师共同确定研究课题。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并应是本学科前沿的基础研究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技术发展需求,并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论证的基本方式是对拟开展的研究进行充分和全面的研究综述和分析,为立题提供依据。在对文献和信息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和整理加工的基础上,综述选题领域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前人的研究进展,现有技术发展状态,论证技术发展趋势,所需求的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瓶颈或制约因素。

根据研究需要,撰写综述需阅读大量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学术研究问题,其中最近3-5年内的文献和权威文献应占较高比例;同时,总结归纳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发展水平,必要时需进行文献查新,注重对国内外专利文献的分析。综述(或作为学位论文的1个章节)全文应有一定篇幅。

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部分:

(1)所研究的问题在药学学科相关领域的地位与作用;

(2)所研究的问题在药学科学相关领域中的科学意义和对药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3)所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或背景;

(4)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和已有基础;

(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

(6)研究的思路、目标,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须遵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药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还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名称、术语应符合药学学科有关规定,一般以《中国药典》为依据。

(2)药材、植物名首次出现时应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

(3)所有研究和分析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并按照相关技术指南进行方法学验证;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仪器型号/规格和厂家和出厂年份等;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4)所用分析数据必须按照修约规则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多次或多样本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正负标准差表示。

(5)须采用例行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6)除了药学学科惯用缩略语外(如DNA),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中英文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图表配合,并附有中英文图表标题。

(8)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一章对各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和展望。其内容应避免对前述各种结果的简单罗列,而应对获得的各种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对研究结果或发现的科学意义加以说明,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线索性信息,供后人参考。

3.成果创新性要求

药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药学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论文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所发展,取得新见解、新知识、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或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重要作用,可以是药学一级学科层面或其包含的学科方向层面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创新,也可以是对医药领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或发展战略的创新,或者是医药领域技术发展创新。具体可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1)发展和建立新的药学理论,拓展新的药学研究领域。

(2)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化学、生物学、医学、工学、人工智能等新的理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移植性或集成创新,建立适宜于药物研究开发的新方法体系。

(3)通过将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交叉融合,探索解决药学重要科学技术问题的新途径。

(4)通过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合作,发现和验证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5)发现新的药物先导物,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备新的药物先导物;利用多种科学技术筛选与评价药物先导物成药的可能性,并为其成药提供依据。

(6)应用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药物制剂的新理论、新剂型和新工艺;建立药物活性成分和药物效应分子的分析新方法,支撑药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研究和评估。

(7)建立药物研究、评价、生产、使用监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8)发现药物的新作用特点、新作用机制,并为临床用药有效性提出建设性、指导性的新见解。

(9)发现或评价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运用科学研究方法阐述产生毒性的原因和机制,提出防范和解决用药安全隐患的新对策。

(10)利用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与药学相关的社会与管理问题,提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研究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新对策。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以及制定国家或省级标准等成果。

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能熟练从事与药物发现和开发有关的研究工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他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及计算机辅助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与药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力。为达到上述要求,药学学科硕士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

1.专业知识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围绕药学的某一学科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并开展研究工作,较系统地掌握该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该方向的基本研究方法。借助学位论文的科学选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理论方法和研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深对该学科方向的理解。

2.工具性知识

文献调研、资料查询和学术交流是硕士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于其较快获得本学科某领域的必要资料,了解前沿学术动态十分重要。外语知识可为硕士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阅读外文资料提供必要的能力。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实验技能以及高性能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能力等,并比较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

(二)获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药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保障药物安全、有效、可供、可控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作为人类健康的保卫者,药学硕士生的总体要求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崇尚科学精神,对药学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潜力,能成为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且身心健康的药学工作者。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学术素养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有较好的才智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兴趣、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将药学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分析能力和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的科研合作、交流、协同的能力。

2.学术道德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章,杜绝学术不端、不当行为和不良学风,严格恪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和要求。能规范、实事求是地记录研究数据和成果;科学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引用他人成果时能够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三)获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较系统地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及拓展药学知识的能力。具备从事药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针对药学领域的问题进行具有一定开拓性内容的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当具备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有效获取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以及通过本领域研究动态的分析、生产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能力。科学文献是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基本掌握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研究信息的规范途径和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备从事药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能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完成研究过程,并在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象和实验数据所对应的药学科学内涵,清晰表达和严谨推理论证科学问题,提出科学结论,独立撰写学位论文。

3.实践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开展学术研究或应用性技术探索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药学学科硕士生在药学研究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样品采集和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学习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科研创新活动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5.其他能力

除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外,药学学科硕士生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为此,药学学科硕士生应当积极参与医药领域的科研活动或生产实践活动,并熟悉科研或生产工作的一般工作流程和执行规范。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备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基本论点和结果正确,方法可靠,数据真实,分析严谨,结论可信,文字通顺,应能反映作者具备一定的从事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能力水平。论文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需要遵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药学硕士学位论文还须符合如下要求:

(1)名称、术语应符合药学学科有关规定,一般以《中国药典》为依据。

(2)药材、植物名首次出现时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

(3)所有研究和分析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并按照相关技术指南进行方法学验证,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仪器型号/规格和厂家等;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4)所用分析数据必须按照修约规则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多次或多样本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正负标准差方式表示。

(5)需要采用例行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6)除了药学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中英文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正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图表配合,并附有中英文图表题。

2.成果创新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除了应具备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论文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具体可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1)在论文涉及的基础研究领域(药物的发现、研究开发作用机制、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等)的研究上有所发展,取得某些新知识或新结果,或在技术方法上有所发展和改进。

(2)在论文涉及的应用研究领域(药物领域的新产品或产业技术方法)的研发上,取得一定进展。

(3)利用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与药学相关的社会与管理问题上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和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以及制定国家或省级标准等成果。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上一条:完善学位法律制度 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中药学(1008)一级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