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19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报告题目:肿瘤免疫双功能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
报告时间:2024年9月24日(周二)10:00-11:30
报告地点:南校区 第四教学楼(播馨楼)204
报 告 人:陈建军 教授
主办单位:无涯创新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陈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主任,药物设计与发现研究创新群体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炎症免疫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主持美国NIH SC3、国自然面上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STTT、APSB、J Med Chem、Pharmacol R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35篇;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申请和授权30多项中外专利,转让5项。担任J Med Chem编委、药学学报(APSB)青年编委、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主导发现的原创小分子候选药物在美国进入多项临床研究并申请EUA。
报告内容简介: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取得巨大成功,但其单药治疗应答率低(~ 20%),而靶向PD-L1的双功能分子(如双靶点抑制剂、降解剂等)则有望克服上述问题。近年来,课题组聚焦于肿瘤免疫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设计合成多种基于PD-L1的双功能分子,靶向PD-L1/EGFR、PD-L1/CXCL12、PD-L1/CD73、PD-L1/HDAC、PD-L1蛋白降解等。代表性工作一为靶向PD-L1/EGFR的双重抑制剂EP26,其体内抗胶质瘤(GBM)药效显著优于吉非替尼/Gefitinib。此外,EP26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口服生物利用度F=22%)。EP26作为第一个基于小分子的PD-L1/EGFR双抑制剂,为GBM治疗提供候选化合物及理论基础。代表性工作二为基于酰肼的新型小分子HDAC3抑制剂HQ-30,其可选择性抑制HDAC3 (IC50=89 nM)和下调/降解PD-L1(DC50=5.7μM,10μM时Dmax=80%)。HQ-30具有优异的毒性(LD50>1000mg/kg)、药代动力学特性(F=57%)、及较高的体内抗肿瘤作用(TGI=67%,口服给药)。进一步研究发现其通过增强CD3+CD4+辅助T细胞和CD3+CD8+细胞毒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HQ-30作为一种基于小分子的肿瘤免疫表观遗传调节剂,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