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  >  正文
“沈药无涯讲坛”第606讲:“药光食载,谱就新章”暨药食同源功能食品研发与健康讲坛”

发布日期:2025-11-17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报告时间20251123日(周日)8:30-12:20

报告地点南校区 校史馆二楼报告厅

报 告 人 张磊 刘贺 王周平 吴海涛 朱炫 黄盼 孙宝山

主办单位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名通道

报告题目1新食物资源的食用安全性管理与风险评估

报 告 人 :张磊

报告时间9:10-9:40

报告人简介:

张磊,研究员,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二室主任,高层次人才项目风险评估与疾病负担研究团队负责人,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污染物防控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化学危害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食品中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方法学研究及国家食药物质目录管理技术支撑工作。



报告内容简介: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食药物质),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本报告梳理和解读了我国新的食品原料(包括食药物质)开发利用的管理要求,包括新食品原料、食药物质的申报程序、申报材料要求,以及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报告题目2大豆多糖结构、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

报 告 人 :刘贺

报告时间9:40-10:05

报告人简介:

刘贺,渤海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现任辽宁省农产品加工减排增效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辽宁省粮谷类食品生物高效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粮谷类食品生物高效转化、大豆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产品功能性评价等方面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从大豆种皮多糖结构解析、加工条件及环境因素对乳化性影响、益生及抗氧化等功能活性、在发酵乳、植物基奶酪及功能因子递送中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开发针对精准营养配方设计的系列功能性食品,为大豆种皮多糖的应用及新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及理论依据。



报告题目3食品危害物“识别-检测-评价-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报 告 人 :王周平

报告时间10:05-10:30

报告人简介:

王周平,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生物与食品学科组副组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特殊食品资源挖掘。


报告内容简介:

针对农产品/食品中致病性细菌、真菌毒素检控迫切需要高效识别分子的突出问题,构建了针对不同类型靶标物质的适配体体外筛选方法体系,解析了适配体-靶标分子关键结合域,阐明了其构效关系,突破了免疫原性弱的小分子物质高效价识别分子制备难题,构建了系统评价降解和加工条件干预下真菌毒素代谢产物和中间体毒性变化规律的快速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研发了系列具有抑制和杀灭致病菌、降解/消减真菌毒素的新型纳米材料和酶制剂。


报告题目4陆海食用资源融合创新与健康产品创制

报 告 人 :吴海涛

报告时间10:30-10:55


报告人简介:

吴海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日本冈山大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人才奖励计划项目”特聘教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最美教师”,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十二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主要从事工程化食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报告内容简介: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食物观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多元化健康产品的创制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陆地和海洋都富含丰富的天然食用资源,基于食品组分互作机理,将陆地与海洋食用资源有机融合,实现营养互补、膳食结构优化、个性化设计的“陆海融合”的健康产品创制新方式。


报告题目5维生素B12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及发酵制备研究

报 告 人 :朱炫

报告时间10:55-11:20


报告人简介:

朱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专家,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客座研究员。系统研究肠内微生物消化与合成代谢调控机理。



报告内容简介:

研究发现,仅仅一个基团差别的维生素B12存在截然不同的肠道功能,对人体维生素B12补充方式和效果大相径庭。运用质谱技术,将血液中的维生素B12四种形态精准分析出,并结合肠道菌群分析,从而定量分析了肠道菌群与B12的互作,进而对于孕妇生育功能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相应的发酵、制剂和生产工艺,实现了技术转化。


报告题目6营养健康食品的实践与思考:以科学与法规助力产品创新

报 告 人 :黄盼

报告时间11:20-11:45

报告人简介:

黄盼,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规与科学事务负责人。沈阳药科大学72期药物制剂专业毕业。曾任职扬子江药业集团、东阳光药物研究院的质量及研发相关职位。多年营养食品/膳食补充剂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实战经验。参与多项国内外营养食品/膳食补充剂产品标准、主导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报告内容简介:

营养健康食品的行业现状:市场规模、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行业洞察;营养健康食品的企业创新实践:新物料、新技术、新剂型、新产品、新功能五个维度说明;营养健康食品发展的未来思考:存在问题、解题思路(营养健康食品的创新生态建设)。



报告题目7营养“暗物质”多酚的发现与未来前沿

报 告 人 :孙宝山

报告时间11:45-12:10

报告人简介:

孙宝山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攀登学者,现任沈阳药科大学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学术院长,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多酚组织常务委员(首位华人代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委员会(OIV)葡萄牙分会专家组委员、葡萄牙国家农牧研究院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药食同源活性成分与天然多酚功能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法国悖论”的提出使多酚进入科学视野,并引发了对植物多酚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多酚并非传统意义上仅具防御或着色功能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是一类在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营养暗物质”。本报告将回顾多酚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在健康营养与精准功能食品领域的未来前景。

上一条:“沈药无涯讲坛”第607讲:中国海洋大学李明教授学术报告会 报告题目:D-艾杜庚糖-β-糖苷键的构建及其寡糖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下一条:“沈药无涯讲坛”第605讲暨“百草讲坛”第90讲: 日本药用资源持续利用促进会 范本文哲博士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