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17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报告题目:D-艾杜庚糖-β-糖苷键的构建及其寡糖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1日(周五)10:30-11:30
报告地点:南校区 第四教学楼 106教室
报 告 人 :李明
主办单位:无涯创新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李明,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到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导师为俞飚院士和韩秀文研究员;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和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等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David Crich教授和王鹏教授; 2010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先后任副教授和教授,开展教学和糖化学方法学、糖链及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和糖类药物等研究工作。课题组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培育项目以及山东省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 和Sci. Adv.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已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由其引发的肠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菌列为高优先级的耐药病原体。空肠弯曲杆菌的荚膜多糖具有独特的稀有庚糖结构,可作为新型抗原用于开发抗菌糖缀合疫苗。我们针对空肠弯曲杆菌CG8486(血清型HS:4)荚膜寡糖合成中的两大关键难题—6-脱氧-D-艾杜庚糖的获取及其1,2-顺式-平伏型-β-糖苷键的构建,发展了系列糖醛酸脱羧官能团化的新策略,并建立了构建D-艾杜庚糖-β-糖苷键的新路径。基于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实现了CG8486系列寡糖的精准组装,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发现,该菌荚膜多糖的二糖重复单元可作为开发糖缀合疫苗的最小抗原表位。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