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近日,我校药物化学学科赵临襄团队在药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IF = 14.3)发表了靶向促凋亡蛋白BAX的药物研究进展的综述,题目为:“Directly targeting BAX for drug discovery: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我校药物化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真玮为文章第一作者,赵临襄教授和黄敏副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沈阳药科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Bcl-2蛋白家族通过抗凋亡蛋白与促凋亡蛋白间复杂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精密调控细胞死亡进程。在过去20余年,靶向Bcl-2蛋白家族的创新药物研发集中于抗凋亡蛋白,促进了Bcl-2抗凋亡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特别是全球首创新药----Bcl-2高选择性抑制剂维奈妥拉(Venetoclax,ABT-199)的上市,开启了直接靶向细胞凋亡通路创新药物的研发。
促凋亡蛋白BAX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a的球状蛋白,由9个α螺旋组成,其功能是作为线粒体调控的细胞死亡通路 中的效应蛋白(Effectors),在机体发育、组织内稳态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调控作用。BAX的功能失调与以细胞死亡失调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力衰竭等。本文综述了BAX的生理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总结了直接靶向BAX不同构象和调控位点的小分子凋亡调节剂的发现、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为直接靶向BAX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4.02.010
供稿人:张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