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参阅  >  正文
工商管理学(1202)一级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22-11-01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浏览量:

中文名称:工商管理学

英文名称:暂未维护

编写成员:工商管理学学科评议组


一、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1.定义

工商管理学是一门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应用方法的学科。具体地说,工商管理学科以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统计学和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社会学与案例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定量与定性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和研究微观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行为和管理决策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中探索、归纳和总结出旨在获得成效和提高效率的一般理论、规律和方法。

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目的是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培养各类专业管理人才,以便提高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2. 发展历史

工商管理学科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19世纪末,美国的企业管理者提出在大学开展正规商业管理教育的设想,简称“商科”。这就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雏形。1881年,全球第一家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应运而生,拉开了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序幕。1900年,第一家工商管理研究生院——达特茅斯大学的塔克商学院诞生,标志着工商管理学科的正式确立。20世纪中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教育逐渐被社会,特别是企业界广泛认同和重视,加上学术界一系列创造性的工商管理理论研究成果有力地指导管理实践的变革,从而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商管理成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涉及经济学、行为科学和数学等的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学科。

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一些大学纷纷建立商学院或法商学院。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大学的商学院被要求脱离大学成立独立的财经学院,或整合后并入经济学科,成为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一些高校开始恢复企业管理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管理改革开始提速,外商投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工商管理学科也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国部分高校试办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随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不断发展。1997年,工商管理学科从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级学科,并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学科共同构成管理学门类。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更多的高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EMBA)。MBA和EMBA教育的相继发展,使工商管理教育在中国管理实践领域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工商管理学者在引进、借鉴、吸收和改进国外工商管理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管理实践,在工商管理学科及其各类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学科领域

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大领域:

(1)基础研究主要是从学理上探讨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机理及一般规律,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基础研究也为工商管理学科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2)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从学理上探讨企业或组织的职能领域的管理规律和管理准则,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与会计、生产运作管理、创新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战略管理、服务管理和数字管理等。

(3)应用研究主要是从学理上探讨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环境、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也包括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一些特殊的企业及行业以及管理过程或社会微观组织,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房地产管理、项目管理、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

从人才培养的专业角度看,工商管理学科目前设置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及管理、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投资管理、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旅游管理等。

4.发展趋势

工商管理学科与管理实践、工程技术和自然及社会科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方向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拓展。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第一,基础理论进一步发展、创新与完善。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与技术的发展变革,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将会进一步丰富、发展与完善,不断创新与更加多样化将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一;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具有对象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及环境的复杂性等特点,学科发展需要继续完善基础理论体系,改进分析框架,提高其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客观性和普适性,推动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

第二,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持续涌现。随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也将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其中,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将为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技术与思维范式,从而提升工商管理研究水平,并有可能引发工商管理理论创新。同时,其他学科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可能引起组织内部与外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深刻变革,从而不断为工商管理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第三,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动态发展之中,从而为工商管理研究和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要求工商管理学科致力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企业实践的中国特色工商管理理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组织类型的复杂化与动态化和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的发展等,都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土壤,同时也对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立足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实践,着眼解决中国问题,提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理理论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生产运营、物流配送、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财务与会计、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数字营销与品牌塑造、管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与管理、战略管理、服务管理等有关管理职能问题;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采购、生产、运营、投资、理财、营销与战略发展等管理决策问题;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宏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企业创业、成长、危机及衰退等组织演进问题。

2.学科基础理论

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博弈论与决策论等。

首先,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次,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个体或群体心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因此,行为科学同样成为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最后,本学科研究企业各种职能部门经营管理活动和管理决策,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复杂的内部代理问题和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因此,博弈论和决策论也逐步成为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

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内容的复杂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复合性特征,各类专业还有自己一些独特的专业理论系统,主要包括财务与会计、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体系。

3.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工商管理学科使用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研究方法。其中,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学、运筹学、数学建模和优化技术等数理分析方法;应用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Case Study)、项目研究(Project Research)、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模拟研究(Simulation Study)和实验研究(Experiment Study)等。

此外,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工商管理学科还不断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心理试验、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数据挖掘分析、非线性动力学、小波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等。

(三)学科范围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管理职能和管理决策等各方面问题,学科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所有层次。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二级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会计学

会计学是一门以微观主体的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以真实有效反映微观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并实现监督和管理功能的学科。会计学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法学等为基础,采用演绎、归纳、比较等思维方式,利用计量分析、数学建模等分析工具,以及档案式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

会计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审计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与会计治理、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决定、信息披露与经济后果、会计信息与市场定价、大数据与会计信息功能、预算会计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审计判断与决策、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等。

2.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以微观经济组织企业内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统计学、运筹学、案例研究、田野调查、实验研究、行动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企业内部决策-行为-效果之间关系之普遍规律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企业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消费行为、生产运营与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司战略与执行、数字化与管理、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并购与重组、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与转型、领导力与组织行为、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营销战略、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数字营销、全面质量管理、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智能财务与公司金融、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低碳发展与创新等。

3.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是研究人类闲暇时空流动的发生、响应和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因追求美好生活而发生的时空流动及其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现象的总和。其核心概念包括旅游活动、闲暇流动、非惯常环境、旅游体验等。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一是旅游休闲文化,从文明和文化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与规律;二是狭义的旅游管理,从盈利性视角研究供给侧对游客闲暇流动的综合响应,包括景区(度假区)管理、旅游中介服务管理、住宿业管理、会展管理、旅游营销等;三是目的地管理,从非盈利视角研究公共服务对游客闲暇流动的综合响应,包括目的地开发与规划、智慧旅游与科技应用、游憩与休闲、旅游地危机管理等;四是可持续旅游,研究旅游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技术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生态旅游、旅游与社区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应用在技术管理、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工程评价、风险评估等管理过程中。该学科涵盖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知识体系,采用数学模型、经济统计、量本利分析、价值工程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系统分析视角进行方案比较,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技术经济及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有: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复杂系统管理、项目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科技与创新政策、知识管理、绿色创新与生态评价等。

5.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旨在关注个人或组织的价值创造并通过促进市场交换以满足需求的复杂管理过程,其理论基础来自于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其中,理解、锁定、创造、传播、交付和提升客户价值贯穿于该学科始终。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营销战略、营销策略、消费者行为、市场研究、渠道管理、客户关系、服务营销、销售管理、产品与服务开发、定价管理、全球营销、品牌管理、网络营销、体验营销、新媒体营销、数字营销、社会营销、电子商务与价值共创等。

6.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经济或社会组织的价值运动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为对象,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行进行管理,实现经济或社会组织价值增值和效率提升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财务管理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主要采用统计学、数学建模、优化技术和数据科学等数理分析方法,以及档案式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应用研究方法。

财务管理学科研究方向与内容包括:财务战略、公司治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股利决策、企业估值、资本运营管理、价值链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并购与重组、行为财务、财务科技、财务监管科技、财务风险管理等。

7.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研究组织成员的素质发展与培养、从而提高组织业绩并满足员工需求的学科。该学科基于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劳动法学、工效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以最佳地实现组织目标,有效地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和方法上,既借鉴宏观的劳动经济学(含人力资本理论),又基于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工效学等。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有:一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匹配;人力资源对企业目标达成的贡献等;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规划、招聘与选拔、培养和开发,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设计,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劳资关系、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三是人力资源开发:开发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提升员工素质和职业化等;四是组织与员工激励:将行为理论用于提升组织和个人的效能,包括企业文化、个体动机、团队过程、组织与员工关系等对于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

(1)培养目标。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科研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2)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和动态趋势,了解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专业间和学科间的互动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学术研究能力,激发其学术创新能力,善于从文献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并扎实地掌握管理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成为博士生的后备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在科学研究中养成遵循学术研究准则,崇尚学术研究道德,谨守诚信、独立和相互尊重的学术精神。

(五)相关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心理学、统计学、数学、社会学等。


二、学位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善于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展现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从事工商管理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

因此,工商管理学硕士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结构如下:

1.系统和深入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体系,并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商管理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2.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某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把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熟练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的方法或工具,包括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

3.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进行交流,并撰写规范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伦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掌握系统方法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对工商管理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拥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4)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5)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2.学术道德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熟练查阅和使用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相关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评析能力;扎实掌握工商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

深入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工商管理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同时善于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3.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或项目研究,深入实际部门或企业,注重观察、跟踪和总结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此开展研究,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并能够胜任某一相关管理岗位的管理实践工作。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无障碍地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具备简明、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工商管理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和规范的学术论文。硕士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资料翔实、充分、可靠,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和论证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格式规范,结论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主要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介等部分组成并按先后顺序排列。

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各类标题层级分明;正文必须文字表达流畅,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排版整齐规范;图表和公式标准;参考文献齐全并按标准编排;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2.质量要求

选题有一定的新意,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把握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前沿问题,或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提炼和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所使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系统、翔实、靠可,分析和研究逻辑清晰,研究方法规范且科学,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有序、论证严密、图表和公式标准、语言表述严谨、文笔流畅、格式规范,体现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有机统一,体现硕士生善于提炼科学的研究问题,具有文献总结评析,数据收集、计算和处理,研究方法运用,观点综合分析,以及结论严密论证的科研工作能力。

学位论文体现出硕士生在本学科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管理理论或实践的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工商管理学科或企业管理中的某一具体理论或实际问题,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上一条: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一级学科简介

下一条:学位点评估评审